一场突如其来的应急大考——淮河化工协助处置一起危化品泄漏事故 |
时间:2023-04-11 来源:化工事业部 视力保护色: |
3月12日傍晚,如往常晚高峰一样,江苏淮安市盱眙县的国道上车流如织,路面一片繁忙。很多司机路过205国道黄花塘泥沛路段时,突然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淮河化工值班室的宁静。“一辆载有二甲基甲酰胺的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泄漏事故,需要淮河化工立刻提供专业应急支援!”盱眙县应急管理局的同志在电话那头急切地说。 二甲基甲酰胺是危险化学品,属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处置不当将导致严重后果,危及周围村民生活和健康。接到电话后,淮河化工副总经理兼安全总监张建国立刻安排组织应急救援力量。19时50分,他带领淮河化工HSE部部长孙小勇、江苏省应急管理厅专家库安全专家刘喜明、淮河化工应急救援队员闻素兵组成应急救援技术组,并紧急调拨30张吸油毡、20具防毒面具和1台防爆离心泵,火速赶赴事故现场支援。 在救援现场,他们发现泄漏量较大。针对二甲基甲酰胺的理化性质,应急救援技术组与事故救援指挥部迅速商讨并确定救援方案。 “首先要确保周边人员的安全。其次是要防止泄漏物质扩散,同时尽快将泄漏车辆上的剩余物质进行安全转移。”张建国在勘察现场后立即对救援提出明确思路。 随后,淮河化工与各部门联动配合,紧急疏散方圆50米内人员,消灭火源。消防员在泄漏车辆5米周围设置围堰,防止泄漏物质扩散;当地环保、应急管理部门联系将泄漏车辆上的剩余物质转移至接驳车上。 这项任务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并导致群伤群死,极其考验淮河化工的救援专业水平。在转移过程中,淮河化工应急救援技术组分工合作,沉着应对。孙小勇负责检查所有转运泵输送管道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防静电要求;刘喜明检查现场设备电源,确定输送泵运转正常后,连接好输送泵、汽车槽罐、接地桩、汽车槽罐的连接跨线;闻素兵检查接驳汽车槽罐阀门是否关闭,同时装好汽车槽罐接地线。 由于处置方案科学合理、救援过程快速有序,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救援,当晚23时40分,险情被排除,整个救援过程未发生人员伤亡情况。 现场救援任务圆满完成,但事故后续处置工作才刚刚开始。为防止事故次生灾害发生,次日凌晨0时10分,事故救援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明确事故后续处置方案。淮河化工对事故现场造成的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产生的废水进行回收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破坏。经过半个月的不间断工作,淮河化工协助回收并处理超标废水107.62吨。通过圆满完成本次应急处置任务,淮河化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得到保护。参与救援的淮河化工同志们被问到冲进现场的一瞬间“怕不怕”时,他们说:“一心想着那里很危险,要尽快处置,哪有时间想那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