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中化集团员工获“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殊荣 |
时间:2015-03-05 来源:中化集团 视力保护色: |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了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中化集团王瑛(沈阳化工研究院)、杨会娥(中化蓝天)、沈日炯(沈阳化工研究院)、徐卫国(中化蓝天)和丁克鸿(中化国际)等5名员工获此殊荣。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奖励制度。获得者被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和改进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关心和爱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对于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瑛博士30年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和功能材料研究,含氟精细化学品岗位学术带头人,所主持牵头的50余项横向产业化课题中,有26项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杨会娥工作20多年来,一直在一线从事氟化工的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明人攻克了系列臭氧消耗物质(ODS)替代物HFC-134a及HFC-125生产核心技术--气相氟化催化剂制备技术。HFC-134a、HFC-125等工业生产技术成果已在国内得到成功应用。 沈日炯长期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应用技术、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化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工作。曾主持和参与我国染料行业标准化及质量发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发展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完成国家重大标准系列项目《染料及其相关产品中各类有害物质的检测和限制》、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高性能反应(活性)染料系列标准研究》、《消费品安全危害因素分析及关键标准研制(染料部分)》等。 徐卫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氟化工特别是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工业化技术工作,是氟精细化学品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丁克鸿是有机化工工艺专家,长期从事有机化工产品尤其是农药产品工艺技术研究。他指导开发了多个农药品种的合成工艺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提出吡虫啉主要中间体一氯合成新路线,大幅度简化工艺并降低原料成本。创造性地提出杀菌剂丙环唑关键中间体戊二醇的全新合成工艺并成功投入运营,一举打破国外大公司对该产品技术的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