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流金

赵庆

援青是三年,更是一生;支边是任务,更是修炼。修炼的是踏实认真的作风、甘于奉献的品质和开疆破土的能力。越到边远的地方,越能体会到奋斗创业的不易和“做人、做事”理念的可贵。

2010年,中化集团承担了中央对口支援青海藏区工作任务,我有幸成为第一批援青干部。

时间如白驹过隙,援青工作已经开展两年多了。在青海大柴旦,我深深体会到,不到这里,永远体会不到创业之艰难和对年轻人期望之厚、关心之切;永远体会不到地区发展之不平衡;永远体会不到当地干部群众改变现状愿望之迫切……

图为作者在调研当地种植加工枸杞项目的情况。

最值得的回报:你微笑的脸

大柴旦地区的环境是我迄今经历过最艰苦的,在这里,我经历过直接从床上被甩到地上的六级地震;经历过因气候不适患上长达半年多的过敏性哮喘;经历过夜间行车遭遇抛锚、几乎被沙漠吞噬的险情;经历过所乘车辆摔到沟下、肋骨重度挫伤的车祸……然而,与援青工作给予我的成长和收获相比,这些经历并不是负面的,甚至是值得的、宝贵的。

中化集团自开展援青工作以来,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截至2012年11月,中化集团先后投入1000万元资金,援建(购)了大柴旦地区幼儿园、医院CT放射设备、地震应急规划及设备、团结路和人民路两个社区服务中心等项目,从关爱儿童、病人就医、危机处置、离退休老人及居民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对当地人民群众给予支持和帮助。

不仅如此,公司还发动广大员工给学校的孩子们捐赠了1500册图书,极大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援青之初,我也资助了几个孩子,并从2011年中开始集中资助一个蒙古族2年级的小学生上学,现在和那一家已经成为非常好的朋友。

看着那些雪中送炭的建筑、设备、图书,看着那些感激中化的人们的朴实笑脸,我为公司、为援青工作感到由衷自豪。


最显著的提升:融入 融入 再融入

在大柴旦地区,我分管国土资源、能源管理、环境保护、招商引资等工作。带着领导的信任,我摸索着开始工作,慢慢熟悉、慢慢融入。

图为作者(右一)在工作调研。

经过两年的锤炼,我分管的国土资源工作获得全国首届土地集约节约示范单位,全国仅100户。去年6月,我代表大柴旦地区接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循环化改造项目质询,成功“PK”掉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大柴旦地区至此受益于循环化改造国家资金援助。

今年5月,州委州政府决定将德令哈工业园作为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先行先试试点,率先在海西州做起来,破解产业链延伸及园区财税体制改革的难题,并安排我到德令哈工业园主持常务工作。

万事开头难。机构刚刚批、编制还没到,但已经有很多工作需要马上推进……概括起来,就是要边招兵、边扎营、边组队、边打仗。

面对着一个人生地不熟却任务繁重的局面,我决定将中化集团管理文化的DNA移植过来——

首先弄出详细的干部档案,了解每一个同志的经历、背景和特长,之后带着领导班子与工作人员分别面谈,征询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队伍的心稳住,一切都好办。集中大家意见后,我率先添置了通勤车,解决上下班问题;在办公电话没装的情况下,给大家购买电话卡;逢同事生日,买蛋糕和花共同庆祝,同事生病了,我提上果篮亲自到家去看望……几件事下来,几场酒喝过,蒙古族、藏族的干部开始和我交心,工作上自觉服从领导,生活中成了朋友。有了这样的团队建设基础,此后的建章立制和绩效考核,推行得都非常顺利,比如我们总共出台了14项制度,都是集体讨论,每周例会由一位同志负责解释,其他同志来质询。

图为作者(左二)在中化集团首个援青建设项目“大柴旦幼儿园”的施工现场。

人生有得也有失。在坚守岗位、收获经历的同时,我也有一些遗憾:新婚燕尔、聚少离多的生活,让我在心中对爱人永存一份愧疚;从小在姥姥家长大,老人离去时我却没能陪她到最后;父亲带着朋友来青海旅游,说好的陪伴因为工作调整而泡汤;车祸造成的后遗症,肋骨一到阴雨天便隐隐作痛……但在援青过程中,中化集团各级领导和同事们多次以不同方式表达对我的关心。援藏、扶贫的新老战友是我坚强的后盾,每次有任何疑难,他们总是热情地伸出援手。

每当援青工作遇到为难之处,我都会想到您们期许的目光,我的目光也因此而坚定。

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曾说,青年要自强不息,也要学会感恩。在青海那片遥远神秘又充满奋进气息的土地上,感恩与自强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主旋律——它所弹奏的并不如翻江倒海般波澜壮阔,却如涓涓细流无声地滋养着我的内心与情怀。人最大的快乐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奉献了什么。

感谢公司赋予我的神圣使命,在履职过程中,我收获了心灵的富足,这是一辈子的财富,我将珍惜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