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中心 徐叶新:保持激情 朝气和活力 做中化文化的传承者与实践者

时间:2011-07-30

        徐叶新,2008年7月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加入石油中心,同年9月被派往中化兴中工作,现任中化兴中生产部副部长。几年来,他以积极的心态扎根产业基层,脚踏实地,用实干和创新的精神投入工作,在岗位上闪耀着青春的光芒,曾先后获石油中心青年标兵和石油中心文化建设奖等荣誉。

一、低姿态做人,与师傅们交朋友、向生产一线学习

        在兴中公司,一说到徐叶新,领导和同事们都会这样评价他:“谦和、低调、踏实、肯干,小事体现大精神”。正如2008年8月徐叶新在新员工培训总结里所写到的:“再崇高的目标、再远大的理想,落实到行动上,也可能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些‘微末小事’。就像上下班途中看到的奥运志愿者,在为奥运服务的大氛围里,大家报名做志愿者的热情高涨;但落到实处,他们有的就是站在交叉路口引导行人,烈日和高温考验着大家的激情。我们已经处于一个有理想的企业里,但要想领略远方那美好的风景,还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向前。”这些年来,徐叶新就是以这种踏实的心态从石化储运企业生产一线干起,与操作工交朋友,向生产一线学习。他刚开始担任操作工时,师傅们都很客气,说他是博士,学历高、知识面广。但他认为,在石油储运这个专业,一线师傅们才是博士、教授,而自己不过是个小学生。因此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他虚心、真诚地向师傅们学习,跟着师傅们“四班两倒”、巡检罐区、爬储罐、开阀门,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与师傅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二、高标准做事,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高质量

        2009年2月,刚到中化兴中5个月的徐叶新和同期外派的集团管培生,开始具体负责公司的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推进这项重要任务。在深入分析TnPM理论和公司实际情况后,他看到,要成功地推进TnPM这个对大多数员工来说还是全新理念的管理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他们搭建舞台,让他们有兴趣、有渠道去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基于这个想法,他组建了TnPM内训师团队,为公司长期推进这个体系培养了内部专家和智囊团。他在借鉴TnPM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大胆创新,通过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单点课、单时课和单点题活动,倡导“新老结合、专业结合、部门结合”,鼓励全员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从员工到讲师,在分享中成人达己”,极大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目前员工申报单时课40余项、单点题30余项、单点课360项,编辑出版了《单点课教材》两辑。

        徐叶新从“简单”入手,提出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例如,他把成套的管理体系分解成若干的小的板块来逐次推进,这些小的板块有的还跟以往的工作有些相似,让大家感觉到“原来TnPM也并不遥远”。徐叶新还将略显抽象的“6S”理念具体化为更易理解和操作的“可视化与定置化”,指导各岗位开展生产现场的管理改善工作,既创建了文明、干净、整洁的生产现场,又降低了员工操作失误的概率、将安全生产管理关口前移。在各岗位改善工作的基础上,徐叶新编辑出版了《可视化与定置化工作手册》,从四个方面对现场改善工作进行了总结:办公场所,从随意到规范;生产现场,从无序到整洁;设备管理,从粗放到精细;TnPM示范岗,从优秀到卓越。

        近两年时间的TnPM推进工作,有效激发了员工创新热情和企业活力,形成了主动学习、乐于分享的良好企业氛围。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也得到了提升,主设备完好率一直在98%以上。中化兴中TnPM推进工作得到了业界内外的认可,石油中心在中化兴中召开了现场会,并在其他仓储企业推广。中化兴中自主开发的单时课、单点题,获得了“全国TnPM创新奖”三等奖,单点课组织工作荣获了“全国单点课组织奖”三等奖。

三、创优秀班组,单兵技能领先、团队战斗力一流

        2009年6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工作,徐叶新深深体会到,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对于提升中化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企业的竞争力意义重大。他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建设“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单兵技能领先,团队战斗力一流”的优秀班组的目标,指导10个生产班组,从“班组长能力提升、员工素质发展、班组规范化建设、班组安全建设、团队建设、班组建设考核”等六个方面开展班组建设工作:利用废旧的泵、阀门、电动头等常用设备搭建起技能培训室,使员工在技能培训时对这些设备“看得见、摸得着”,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开展30余个班组长岗位的竞聘工作,使一批素质优秀、技能过硬的青年员工脱颖而出;开展多种形式、多频次的岗位技能比武活动,让员工在比武中练兵、成长……这些班组建设工作在促进员工素质与班组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产部电气仪表班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锅炉班组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安全与节能标杆锅炉房”。

四、抓机制创新,强化规范管理,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手机24小时开机、人员全天候待命、神经时刻紧绷,这是徐叶新分管储运生产后的感触。为满足客户的需要,储运生产系统需要24小时持续作业;倒班的员工可以换班,但他作为分管储运生产的领导却没有上下班之分,需要时刻待命。日本地震的当天晚上,为应对海啸可能对公司码头作业造成的影响,徐叶新和相关部门的同事们在库区熬了整整一个通宵。凌晨2点,徐叶新从被窝里爬起来赶到库区处理从外海飘近码头的油污……

        中化兴中投产近20年,现在面临着国家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库区规模不断扩大、操作工队伍持续更新、油品种类日益增多、设备不断老化等新问题,如何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成为徐叶新每天关注的头等大事。他借鉴全面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理论,深入分析影响储运安全生产的“员工、设备、油品、操作规程、环境”等因素,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入手,在“加强沟通、促进信息传递,加强岗位员工培训,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建立新工集训班、开展员工岗位技能识别、编辑储运快报、整理储运事故案例集、建立健全检查与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加强石化储运企业一线生产岗位操作员工的管理,有效确保了企业储运生产的安全与高效。

五、揽份外工作,用热忱体现担当,用质量兑现承诺

        “勇于担当、综合能力强”,是许多人对徐叶新的共同印象。这个印象来自于他面对份外工作从不躲着走,而是勇于担当并高质量地完成。“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则比不做还更坏”。徐叶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推进精益管理工作中,徐叶新同志一直是骨干和中坚,他参与组织的《多维度深入挖潜,持续推进生产节能降耗》项目,获得中化集团2009年上半年精益明星项目;他参与了石油中心《中化石油仓储企业生产业务管理手册》编制工作,协调各家公司编制了生产管理方面的16个制度;在石油中心青年人才行动学习项目实施过程中,他提出了石化储运企业单元操作的理念,并与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编制了《中化石油仓储企业单元操作分析与标准作业程序手册》。

        徐叶新还常年热心参与石油中心和中化兴中的企业文化建设。2008年底,石油中心员工电子杂志《我们》编辑部的工作暂时遇到了困难,编辑部只剩一个人了。徐叶新知道这个情况后,就主动承担了杂志的后期制作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年多。每个月,他要花半个月时间晚上修改稿件、寻找插图、调整格式……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他的工作也越来越忙,但是他从没有提过有困难。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到杂志的编辑工作中,《我们》杂志也越办越好,受到了石油中心海内外员工的好评。

        基层砥砺梦想,踏实伴行青春。几年来,徐叶新正是以这种“做人做事”的态度,在中化产业队伍中学习、工作,并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不断成长。在未来,他决心不断搭建自己人生的30万吨级大码头,将个人的发展融入集团第三次创业的伟大事业中,在中化战略转型进程中留下自己坚实的足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