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中化集团:绿色转型提高土地生产力

时间:2013-05-0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视力保护色: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有企业经营思路之变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不只是中国第四大国有石油公司,它还是中国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他们从化工产品中生产化肥和农药,以更安全、更高效的使用方式,降低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

在我国面临人多地少水缺乏矛盾加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等诸多现实挑战下,粮食生产面临现实的压力,化肥和农药成为提高单位亩产量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随着大量低品质的化肥和农药的无序使用,我国的耕地出现大面积的板结、酸化、盐碱化等退化现象,同时部分河流、湖泊也出现富营养化,地表水质明显变化、蓝藻事故频发。

中化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化肥、农药和种子供应商,试图通过更优质、更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在增加农户产量和保护环境上寻找到平衡点。与现代化农业共同成长就是他们的钥匙,他们靠此来保障中国的粮食供应,并缓解土壤的退化、水质的污染,减少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伤害。

丰收的农户

4月的最后三天,海南很热,海边的风一阵又一阵地吹着邢孔敏的瓜地。中化化肥海南分公司总农艺师冼昌华正站在艳阳下和邢孔敏聊着今年的收成。

再过几天,地里的哈密瓜就要收割了,邢孔敏喜上眉梢。他说今年每亩地将能够比往年多收1000来斤。

邢孔敏是海南省乐东县佛罗镇丰塘村的哈密瓜种植大户,他在村里承包了200亩地种哈密瓜。2012年,丰塘村被列入到中化集团推广水肥一体化服务的第一站,邢孔敏的地便是第一批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地。

晚春的海风裹着热浪吹在邢孔敏和冼昌华身上,冼昌华时不时地探下身子,去看邢孔敏瓜地旁的一个大水池。一条条水管从水池里延伸出去,泵将水和肥料送到铺着薄膜的瓜棚里。

“水池里是冼昌华依据我这块地的土壤情况,帮我配的肥和农药,打开水池的开关就能给作物浇水,浇水的时候也能够给作物施肥和除虫,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邢孔敏抱着一个大大的哈密瓜说,以前一亩地要五个工人,现在五亩地一个工人就能看得过来。

2012年年底,冼昌华提着两个方形的工具箱,给邢孔敏的两百亩地做了一次测土配肥工作。邢孔敏才知道这块地需要有针对性地施肥,才能有效地提高单位亩产量。于是,他的两百亩地成了中化化肥的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地,中化集团派遣一位农化服务人员在基地驻点跟踪。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乐东县佛罗镇丰塘村的大片土地都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大海与农户土地的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后来在一些科技人员的实地考察后,他们告诉当地政府,只要能控制住水分的蒸发,这里将适合种喜热的哈密瓜。现在,乐东县是海南省哈密瓜种植的重要市县,全省哈密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佛罗镇占了乐东县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

过去,海风和炙热的阳光,让这里的农作物成了最“浪费”水分和肥料的作物之一,即便搭建了塑料薄膜的棚,依然需要哈密瓜的种植户们每天不停地浇水,频繁地施肥。中化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肥效快,肥料利用率高,很快就让这一片示范地的优势显现了出来。

邢孔敏说,一亩哈密瓜的亩产量在5000斤—6000斤,收购价格因品种而异,在3元/斤—4元/斤,每亩地的净产值为10000元左右,而用了精准化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每亩地的产量能增加1000斤以上,刨去化肥的成本,增收的效益非常明显。

绿色的化肥和农药

邢孔敏是中化集团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第一批受益者。2013年3月27日,中化化肥与全国农技中心签订 《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战略合作协议》,在河南、河北、辽宁、湖南、江苏、福建、重庆等地,通过测土配肥服务站,整建制推广配方肥的应用。

作为中国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中化集团正在走一条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发展之路。测土配肥就是其以用户为导向的方式之一,他们就像土地的营养师,为缺乏养分的土地提供合适的养分。

中化的农艺师们经常背着几个箱子走在田间地头,他们告诉邢孔敏们,土地里缺少什么样的养分,需要配什么样的肥料,肥料里的磷、氮、钾元素各自应当占什么样的比重,有时候还能够避免过度施肥。

从最北部的新疆,到中部的河南、山东,再到最南端的海南。用过中化化肥和农药的农户们都说中化的产品好用。中化集团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那是因为他们在科技研发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开发出一系列适用市场的绿色化肥和农药。

中化集团加大了对农药、化肥的科研投入,通过改进传统产品、提升种植水平,开发新型肥料和绿色高效农药产品,提升中国土地生产力。

在化肥领域,每年的科研投入就超过亿元。2009年,中化化肥将中国农大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技术产业化,提高肥料利用率达60%—70%,有效降低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

农药最容易对土壤产生影响,目前,国内生产的农药主导品种40%以上由中化农化旗下的沈阳研究院开发并推广应用。中化集团通过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研发绿色新农药,降低农药对土壤的影响,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为了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销售到田间地头,中化集团用二十年的时间建立起下沉到中国95%的农业大县的分销服务网络,在乡镇里建立起直营的或是加盟的农资专卖店,成为中国唯一一家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田间地头的化肥和农药分销服务商。

转型的国有企业

拥有下沉到田间地头的销售网络,中化集团将更绿色的产品和更合理的生产方式送到农户手中的同时,也在扩张着中化的农业版图。在农村打造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在内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2007年,中化集团重组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化工研究院。2013年,中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9.44亿元,在国内种业企业中稳居第一。目前,中化集团在化肥、种子、农药等领域均位居前列。

而今,经历过十多年的市场化历程,中化集团以“服务客户”为核心的转型方式,走出了企业新的发展路径。

成立于1950年的中化集团,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历史上曾为中国最大的国有贸易企业,化肥曾是它垄断进口的产品之一,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垄断的进口权便被打破。

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说:“10多年前,靠国家政策性垄断经营,我们一船一船地卖化肥。那时候我们只要坐着等,客户就会上门。如今,中化集团在全国除西藏外的所有内地省份的主要农业县,设立了2000多家乡镇、村级化肥分销网点,我们必须深入田间地头,走街串巷,一袋一袋地推销。”

现在,这家国有企业已不仅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也是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业务触角延伸到高端地产和非金融领域。22次入围《财富》全球500强,2013年被《财富》杂志评为“2013年全球最受赞赏公司”,位列贸易行业榜首位。

作者:张一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