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中化

中国种子集团构建种子全程防伪追溯体系

时间:2014-12-18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视力保护色:

构建全程种子质量追溯系统

通过参与农资物联网示范与应用项目,中种集团在育种研发环节完成了常规育种研发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数字化表型信息采集设备的研制和试点;在繁种环节完成了制种基地数字化管理决策系统、农田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在营销环节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种子防伪追溯体系建设。

在种子收购、加工环节利用批次管理实现基地到产成品的追溯管理;在加工、销售环节借助物联网技术,利用农资二维码进行产成品的出入库管理,实现了从种子企业到最终用户阶段的防伪追溯管理。在销售端,中种集团将农资编码印刷到种子包装袋上,提前将产品信息登记到农资物联网系统中,种企在加工及产成品出库过程中将条码扫描并通过网络将扫描信息导入农资物联网系统中,生成产品流向记录。销售终端通过智能手机扫描、网络查询、电话、短信等方式查询种子真伪。

创新思维和模式

种子企业如果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就能占领行业的制高点。物联网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对现有农资行业的潜力再次挖掘和提升。因此,中种集团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市场经营推广网络优势,通过国有龙头企业的示范为种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选择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作物种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展应用示范,构建我国种业信息化的集成应用技术体系,形成品种育繁推信息化、企业和科研单位相联合的产业良性发展机制,促进我国种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技术升级和国际竞争能力提高,为我国种业落实创新发展战略做贡献。

http://www.zh-hz.com/dz/html/2014-12/16/content_100703.htm

物联网推动农资经营服务变革 ——全国农资物联网建设暨农资经营服务创新现场会纪实

12月9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农资物联网建设暨农资经营服务创新现场会在江苏无锡召开。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骆琳,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等出席会议。骆琳、施尔畏在会上讲话。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汪泉到会致辞。全国供销总社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会长李殿平,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共同主持了会议。

本次会议总结过去3年总社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研发面向农资行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果,动员和组织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运用农资物联网技术成果,促进系统农资企业经营服务创新。

以解决质量追溯为突破口,物联网接入农资行业

尽管供销合作社系统一直掌控着农资流通主渠道,但面对现代农业的发展,2009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要求供销合作社“加快发展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为此,供销合作农资局提出开展农资物联网建设的设想,决定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企业率先引入物联网技术,以解决农资质量追溯问题为突破口,推进传统农资经营服务网络的改造。

据农资局副局长龙文介绍,农资行业长期存在假冒伪劣屡禁不止、正规的流通企业品牌受损的问题,这是打造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2010年7月,农资局提出建立农资质量追溯体系的构想。经过前往烟台、宁波实地调研后,同年11月,农资局和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在京召开农资质量追溯论坛,邀请了中科院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甜春、中科院合肥智能所副所长王儒敬介绍了物联网的发展情况,论坛的召开引起了行业的关注。2011年9月,供销总社与中科院签署了《共同建设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确定双方将在农资物联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顶层设计)、农资商品质量追溯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云数据平台(数据支撑)、农资供应链商务智能系统(市场服务)、农资科技一体化服务系统(技术服务)、农资溯源智能化终端(硬件支撑)、化肥商业淡储监管系统(管理服务)等7个应用领域开展合作。

2013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参观第十五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重点考察了供销总社与中科院共同合作的农资物联网示范应用展台。汪洋同志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物联网技术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指出:供销合作总社是为农服务的主力军,希望中科院加强与全国供销总社合作,做好农资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推广工作。总社和中科院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2014年1月24日,供销总社与中科院在京举行了工作会商会。供销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供销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骆琳、顾国新,中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中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施尔畏等领导,决定双方开展全面合作,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引入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各个领域,共同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目前,无锡市供销合作社、安徽辉隆、江苏苏农、中农立华、中种集团已经开展了物联网与农资产品及服务模式结合应用的示范建设,并取得成功的经验。

农资物联网:突破三大技术、建成三大体系、实现一个平台

记者从农资局副局长符纯华处了解到,供销总社与中科院通过联合攻关,初步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资物联网技术体系,并开展了小规模示范,为推动农资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突破三大关键技术:农资物联网针对化肥、农药、种子大规模溯源防伪需求,突破低成本、高可靠、防复印隐形二维码技术;突破大面积、低成本、快速、实时土壤肥力建模技术,开发成功近红外与激光诱导土壤主要成份与重金属快速检测拖拉机载装置,解决盲目施肥问题;突破自然条件下病、虫、草害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开发手机、Pad等客户端精细施药专家系统,解决盲目施药问题。

建成三大技术支撑体系:双方配合供销总社现代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与运营,建立了农资溯源EPC编码标准、全国农资网络地图、现代农资经营服务大数据中心3大技术支撑体系。其中农资溯源EPC编码标准正式发布为行业标准,全国新开展的大型化肥、种子生产已正式采用;全国农资网络地图已建成并全面开放,成为我国现代农资经营服务大数据中心,包含总社农资直营店62000个、农资加盟店126207个、农资配送中心24760个、庄稼医院334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63216个。目前已部署云数据管理系统、农业垂直搜索引擎—中国搜农、中科知识库管理系统、全国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以及357个精准施肥、精细施药、科学选种技术服务专家系统。

实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围绕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业务需求,双方开发完成“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网上供销合作社,包括:全国农资全程溯源与防伪、供销e市场、庄家医院等系列服务系统,全面服务全国农资企业、庄稼医院、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层面用户。

从实际应用情况看,利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而且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运行效率和整体协同性,促进了农资行业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升级。

物联网成为农资经营服务创新重要着力点

早在2013年初,农资局就根据总社的总体部署,编制了《供销合作社农资现代流通网络发展规划》。据悉下一步农资局将结合农资现代流通网络发展规划的构想,按照农资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重点将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渠道,将农资经营带入农资服务的新阶段。

以农资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为着力点,全面推动农资经营服务创新。一方面供销系统还会坚持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有机结合,与中科院等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共同落实“农资服务物联网应用示范专项行动”计划。一方面总社也要求各省级供销合作社要建立推动农资物联网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带动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创新服务模式。

以完善农资物联网技术体系为核心,奠定农资服务创新的技术基础。双方会在农资物联网现有成果下,继续完善农资物联网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并整合农资质量防伪追溯、农资智能化物流配送、庄稼医院与网上供销合作社等四大应用服务子平台,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资企业提供以服务为核心的综合平台。农资物联网还将通过手机客户端服务各基层客户群,注册用户将涵盖农资直营及加盟店35万家、农资配送中心6300个、庄稼医院近5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万家。

以推进物联网与农资服务规模化相融合为切入点,着力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供销合作社可以更好地、更便捷地发挥自身在农村点多面广的独特优势,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说农资物联网依托智能配送、防伪追溯、商务智能、移动电子支付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农资经营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集成化,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智能服务平台。

实践证明了,农资物联网为农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这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一次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渠道中与工业化、城镇化开始迅速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农资服务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简单改造,而将是整个行业的一个根本革命。

http://www.zh-hz.com/dz/html/2014-12/16/node_28.htm

记者:张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