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中化

中化 “炼化经”

时间:2016-10-17     来源:中国能源报
视力保护色:

以做石油贸易著称,建成投产便面临经济低迷、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局面,却逆势突围,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径。记者日前走进中化集团泉州石化公司,看看这家炼化界的后来者究竟依靠什么内力打造出自己的石化版图。

逆势而上

作为市场化的国家石油公司,中化的前身是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从事原油、化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属于典型的贸易型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中化上有原油进口渠道,下有加油站,唯独缺少中间环节的炼厂。

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是石油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点。

单一的原油进出口贸易业务让中化意识到了危机。近十多年来,中化在巩固提高石油贸易和石化仓储物流业务竞争优势的同时,加快向石油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泉州石化的成立对中化集团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之间通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化泉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是国家“十二五”建成投产的重点项目,设计年加工原油量1200万吨,主要生产高质量煤油、汽油、柴油等产品,2006年筹建,历经8年,2014年7月建成投产, 2015年9月获得成品油来料加工出口资质,并在当年实现成品油出口。 

区位位置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让中化泉州炼化自建设之始便站在了高点,所在区域湄洲湾港是国内少见的天然深水良港,水域开阔,水深、浪小,不淤、不冻。

中化泉州石化项目总设计、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原副总工程师王玉翠现在谈起依然兴奋,“湄洲湾港是少见的天然深水港,地质条件优越,建设每年3000万吨的炼油规模都没问题。”

成立伊始,中化就确立了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炼厂的目标。79岁的王玉翠干了一辈子的石化项目设计,泉州炼化项目是她较为得意的作品之一, “泉州炼化项目作为大型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设计科学规范,国产化率高达95%,可抵御超强台风,环保要求高,项目发展潜力大。”

高标准拼出“新高地”

国内炼化市场早已被“三桶油”占据,不断增加的炼化产能更是加剧了炼化市场的竞争。来自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已达24个,炼油能力已达7.1亿吨/年,总体过剩能力达1亿吨/年,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绝非易事。

敢逆势突围,必须要有底气。

对此, 中化泉州石化公司总经理张强这样回答:“原料成本低、装置规模大、环保要求高、能效水平高,让我们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

“先进、现代化、严标准”是在中化泉州石化采访最直观的感受。中化泉州石化采用当前业内最先进的“渣油加氢+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加工方案,主装置均采用国内外一流技术组合,各装置采用的工艺技术,若国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则采用国内技术,如催化裂化装置等,国内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则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如渣油加氢、加氢裂化等。

“我们完全具备生产国五汽柴油的能力,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柴汽比”,张强告诉记者,这在目前国内的炼化企业里并不多见。

“安全环保、能耗水平、产品质量、装置规模、工艺路线、工艺技术、柴汽比市场适应性七个领先,让中化泉州炼化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陪同记者采访的中化集团办公厅副主任韩冰说。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让后来者中化集团跻身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炼化公司阵营,生产的油品已打入欧洲、澳大利亚等质量要求最为严格的地区,化工产品也受到国内用户的好评。

野鸭戏水、白鹭飞翔、绿草茵茵,如果不是身边林立的炼塔,让人很难相信这是置身在石化炼厂内。“气不上天,油不落地”的绿色炼厂发展新路在中化泉州炼化得以实现。

在固废处理方面,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让中化泉州石化的安全环保走在了行业前列,多项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比如,2015年,中化泉州石化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8.511吨/年,远低于国家标准55.44吨/年;动力站CFB锅炉总脱硫率大于99.25%,二氧化硫排放浓度76.1mg/m3,而现行国家标准为200 mg/m3。2016年7月,中化泉州石化被授予“十二五”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好设备、好技术、好做法带来了好成绩。2015年,中化泉州石化加工原油997万吨,装置平稳运行,顺利度过试运行期,投产至今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中化泉州石化生产实现安稳长满运行,未发生安全事故。

国际化基因

起步晚、下游消纳能力有限,是中化泉州石化必须面对的现实。然而,天生的“国际化基因”让中化泉州石化自投产之日起就没有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同步将触角延伸至海外,开拓了成品油来料加工出口渠道。

成品油出口不仅打开了中化泉州国际化的大门,让国外了解和认可中国制造的高品质产品和中化品牌,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015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为能源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泉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区位优势成为中化泉州炼化发展的又一动力。

这一年,中化集团开始申请原油来料加工出口资质,当年9月22日资质获批。2015年底顺利落实了首船来料加工成品油的出口。

据张强介绍,目前公司2/3的产品出口,2016年1-8月,中化泉州石化原油进口的国家全部为“一带一路”国家,成品油出口国家主要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荷兰等国家,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在70%以上。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一进一出,由点及面地带动了福建“一带一路”货物贸易发展。优于日韩等国的高性价比也让产品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1-8月公司超过40%的汽柴油都销往亚洲成品油集散地新加坡。

如今,中化集团已形成油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石油贸易、仓储物流和分销零售等全产业链经营服务能力,发展成具有国际化特色、产业链完整的大型能源企业,产业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增强。

本就擅长国际贸易,而石化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将进一步拓宽中化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的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做强做大石油产业链。

当然,对于中化而言,未来的路还很长。按照规划,随着后续项目陆续上马,中化集团在泉州将建设具有3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规模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