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中化

“鲇鱼”中化泉州炼厂调研记

时间:2016-10-19     来源:能源情报
视力保护色:

早就听闻中化集团泉州炼厂建设的艰难、诸多“过人之处”、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采用工艺的先进,待到要到现场,却正好赶上台风“鲇鱼”的步伐。

为了避风,油船都到锚地停泊。平日忙碌的港口装卸场景见不到了,只能感受码头上高耸的输油臂,想象到正常情况下日夜繁忙的景象。中化泉州石化的产品以出口为主,汽柴油出口比例约占三分之二。

中化泉州石化2014年开始试运行,2015年9月底获得成品油来料加工出口资质,当年就实现成品油出口,这是很快的速度。

炼化领域大“鲇鱼”

泉州石化地处泉州,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因为所处区域是泉州的一个天然深水良港,泉州石化从建设之初就是高标准配置的。离厂区15公里左右的斗尾码头建设有接卸原油能力30-45万吨的泊位,成品油泊位4个,可供10万、5万、3万吨的油船停泊装油。
 
离港口几公里的地方建设有规模庞大的原油和成品油储罐,其中12个10万立方米的原油储罐可以储存120万吨左右,成品油储存能力达到几十万立方米。

泉州石化项目总体设计专家王玉翠认为,泉州石化的地理位置和中化发展思路都支持扩大规模,可以直接做到3000万吨炼油能力,并向化工下游发展。

泉州石化总经理张强表示,根据泉州石化的发展规划,后续项目陆续上马后,泉州石化将建设具有3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规模的世界级现代化石化产业基地。

3000万吨炼油能力,意味着以贸易见长的中化集团将拥有国内不多的一体化设计的最大规模炼厂。规模扩大,可以提高产业协同性,各种炼油副产品充分实现“吃干榨尽”。

1200万吨炼厂现场已经部署19套装置,现有厂区内已经预留了空间,靠近海边还有空置土地。目前泉州石化已经供应汽、柴、煤油和聚丙烯等20余种石化产品。乙烯装置建好后,将在下游产品有更多拓展。泉州石化拥有优良深水港口和便捷的交通设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未来实现炼化一体化,增强企业盈利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

就像正好遇到的台风“鲇鱼”,中化泉州石化也似一条鲇鱼,正在炼油和化工领域布局,将与地炼一道给炼化行业带来冲击。

泉州石化的领先地位还体现在没有历史包袱,被寄予中化从贸易向实业转型的第三次创业,备受集团的重视。泉州石化公司当期炼油定员不超过1100人,含乙烯筹备人员,现有员工共1629名。传统的炼厂历史包袱沉重,个别几百万吨炼油能力的就有上万人。

张强称,对于国家正在推动的油品质量升级,泉州石化在项目建设阶段已经进行了提前规划和建设。炼厂设计之初,考虑到满足国内外市场,已经考虑到油品升级,设计的产品就能达到国五标准。

国内正在制定油品国六标准,在炼厂现场,一位质量工程师称,按照目前征求意见的国六标准,泉州石化已经具备生产92号国六汽油的能力。

现在运行的1200万吨炼厂,厂区非常整洁。预留地上自然形成的湖泊,蓝天绿草碧水相映,成群的白鹭和野鸭子悠然地游荡。全厂各类环保设施总投资超过20亿元,确保从严落实环评要求。

在石油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油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石油贸易、仓储物流和分销零售等全产业链经营服务能力。中化集团也从一个贸易公司逐步转型为一家实业集团。

出口导向策略

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统计,到去年底全国炼油能力相比消费能力过剩1亿吨左右。随着地炼企业加入进口原油,市场供应更趋过剩。获得原油的地方炼厂也开始发力出口市场。中化集团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化集团泉州石化2015年加工原油997万吨,负荷率83%。2015年9月22日获得成品油来料加工出口资质,当年就实现了成品油出口。今年以来出口态势也很好。

泉州石化总经理张强解释,中化在国内加油站少,全国约900座,加油站终端销售能力有限。大量的成品油在国内市场只能低价卖给其他终端企业,而出口业务的打通较好地解决了自由销售终端不足的问题,避免了自身销售能力不足带来的亏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成品油供给过剩的压力。

今年1-8月份泉州石化累计加工原油约743万吨,累计生产产品700万吨,共出口成品油200万吨,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达到国内炼油企业先进水平,技术和加工流程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

获得进口原油资质的地炼都在筹划成品油出口,但受到海外销售渠道和商业模式影响。短期内各家地炼实现的出口规模并不大。中化以贸易起身,积累了贸易经验和市场渠道,规模算是大的。

作者:张旭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