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

中化集团 2017-09-07

作者:退休老干部 周礼均

我生命中的半个多世纪都在中化的呵护下度过,也为公司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中化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取得了海内外同行认可的辉煌业绩,我作为其中一员深感荣幸和自豪。

翻译工作甘与苦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同苏联、东欧国家、亚非拉友好国家和部分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外贸关系。我有幸在外事活动中多次见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那泱泱大国领导人的气魄和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的外交家风度令中外人士均赞叹不已。周总理对译员非常尊重、关怀,例如为我们设座、夹菜等,使我深受感动。他对译员要“练好政治、语言和文化三个基本功”的指示也使我终身受益。

1956年,我参与接待印度议会代表团。当时,全国人大特地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请来口译教授周珏良任首席翻译。我们这帮“小翻译”跟着周老师辗转各地十多天,边干边学。他教我们口译要以“信、达”为主,争取“雅”;要学会速记关键词和数字,边记边想;不便笔记时,要将讲话分成首中尾三段,沉着译出,是为“三段法”。周老师译得最精彩的一次是时任人大委员长刘少奇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代表团时的讲话。周老师的口译可谓出口成章、炉火纯青、信达雅兼而有之,使我们折服。

1962年我调到中化公司负责翻译工作。那时还叫中国进出口公司。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我业务上手较快。出口处的宋科长业务精、英语好,我经常向他请教。他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翻译的纪律是忠实原话,不增不减,任意发挥是不合适的,不仅要言辞达意,还要忠于事实。

1965年秋,中化公司副总经理王汉民率领中化化肥代表团访问西欧NITREX化肥集团成员国奥、意、法、荷和瑞士,我任翻译。由于访问国家多,接触人物杂,谈判紧张,加上参观游览、酒宴等等,这是我工作以来最艰巨也是最值得回忆的一次翻译。我在外贸部工作十年,广泛接触过各类词汇,一般都能应付过去。但那次,最伤脑筋的是化肥谈判:数量大、斗价狠,双方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如“来而不往非礼也”、“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方也不甘示弱,说什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

行程紧张、任务繁重,只好牺牲睡眠。有一次我连续工作一整天,在晚宴时一不留神把我方讲话中“如条件合适,可买一些”一句中关键的前半句漏译了,领导不但未批评我,反而关心我,要我注意休息,让我十分感动。

重商情胸有成竹

1972年初,我调任中化公司商情处。当时国家狠抓经济和外贸,中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商情工作,如配备人员,征订国外化工杂志,制定商情与业务合作的制度。之后,还根据需要成立国际石油化工贸易研究所,编辑发行《国际石油化工贸易》半月刊,参加国际化工商情会议,扩大视野,调研市场,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出国团组时,商情人员向交易团介绍市场和价格趋势。

甲醇是基本化工原料,每年大量进口。因是危险品,欧洲货运费高,无竞争性,我方又不接受散装货,因此只能采购日本的桶装货。历年对日谈判中,日方都要求涨价。1977年秋交会,日方报价比春交会涨13%,历经11次谈判后,报价还是高出我方心理价位不少,因我方坚持,谈判中断。秋交会闭幕后一个月,日方派团来北京续谈,又谈了四次,最后接受了我方所提出的3.3%的涨幅。谈判室内外,我们的策略是内紧外松,在会场外同对方轻松聊天,终于摸到对方可接受3-4%涨幅的底牌,因此坚持还价,终于成交。这次谈判也成为了业务和商情合作的成功范例。

1985年,我赴德国任中化同HELM合资的德新公司中方总经理一职。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合资公司既开展对西欧各国的贸易,还能同时学习他们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精明能干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法治精神。四年的共事,我同德方总经理克雷勃斯先生结下深厚的友谊。2006年我去德国探亲,他邀我共进午餐,赞扬合资公司是成功的,并向中化老朋友们致意。

国际商会发好声

1994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商会(ICC)。它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民间经贸组织,联合国一级咨询机构,成立于1919年,会员遍布140多个国家,其宗旨是制定经贸法规和惯例,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发展。1995年当时的外经贸部决定:已多次入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中化集团作为唯一的外贸企业代表,参加由贸促会组建的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该委员会下设十个专业委员会,中化集团组建的是国际商业惯例委员会。当时已退休的我接受公司返聘,筹组并主持惯例委员会。委员会聘请了著名的国际贸易和经济法专家、教授和律师为委员。国务院领导要求委员会参加ICC有关专业活动,研究并参与制定国际经贸法规和惯例,反映我国经贸界的意见和要求。

惯例委员会的工作获得了ICC CHINA的好评,认为“在十个专业委员会中工作出色,富有成果”。国际商会的工作短短三年,让我受益匪浅,也留下了珍贵和美好的回忆。国际商会的工作任重而艰巨,既有平等友好的研讨,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更有取得成果的喜悦。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我不禁为我国和公司对ICC作出的重要贡献而感到光荣和骄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