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实践面面观

文/

苏静 胡启林 本刊记者

——访扬农股份优嘉工厂

“优嘉一定要成为比家还要安全的家”

清晨6:00,南通市如东县小洋口优嘉花苑,53岁的设备管理员马元林准时按掉了闹铃。他准备吃个早餐,再搭乘班车去10公里外的优嘉植保工厂上班。

这是老马来到扬农的第33个年头。2014年,他与400多个兄弟姐妹一道,从扬州来到如东,亲眼见证了优嘉工厂的拔地而起。

扬农速度

优嘉植保是扬农股份全资子公司,也是扬农第三次创业——“沿海创业”的成果。2013年,扬农股份开始“举全公司之力建优嘉”。彼时,扬农已经历了“沿河时代”和“沿江时代”,紧靠长江的扬州并不能满足全部发展需求。扬农人从南到北一路调研考察,选中了如东县这个靠海的工业园区,退城进园,这才有了老马他们这场“大迁徙”。

优嘉一期投资6.14亿元,2014年2月开始建设,12月投产,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扬农速度”。不仅速度一流,质量也堪称经典:办公区干净明亮,生产区整齐规范,红花绿树点缀其间。

“什么时候能好?”这是扬农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优嘉初创时,与外国公司签了一笔订单。客户来优嘉厂区一看傻眼了,厂房还没建好,这能按期交货吗?一年后,不仅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厂房建起来了,订单也保质保量完成了。

创新的速度不比建设的速度慢。自建成起,优嘉一路高歌猛进,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质量标杆企业,连续四年保持环保信用绿色等级,是全国农化行业唯一获评的工信部首批“绿色工厂”。2018年,优嘉公司全年销售额达25.79亿元,利润6.18亿元,EBITDA8.5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1.71%。

这是个“一门心思搞农药合成”的公司。目前,优嘉是全球最大的卫生用菊酯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麦草畏制造商。持续优化产品、提升生产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造就了公司的不断进步。

生产场景

比家还安全

作为设备管理员,老马的工作是保障生产装置正常稳定运行,确保生产安全。早上他来到岗位后,会跟夜班同事逐项交接,了解和处理遗留的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随后,他会花一个半小时巡视厂区。这也是大部分优嘉管理人员白班的工作节奏。

这天的厂区多了个新鲜玩意儿——鱼缸。鱼缸是优嘉总经理孔勇特意买的,他对技术部主任谢邦伟说:“你现在的目标,就是用你处理过的废水把这缸鱼养得活蹦乱跳。”

让研究农药的科学家养鱼?孔勇不是开玩笑。目前,优嘉公司废水经处理后送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是COD≤500mg/L,从去年开始,优嘉公司启动废水直排技术攻关,使COD值降到50mg/L,不仅物化指标要达标,而且生物毒性也要得到很好的解决,废水能否养鱼便成为验证的手段。

为了安全,优嘉推崇严苛的管理。“永远从零开始,如履薄冰,时刻保持危机感。”这是老马眼中的优嘉安全文化。

优嘉工厂装有779只可燃有毒气体探头,所有数据远程送至调度中心,可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泄漏地点,进行迅速处置。现场的207个在线分析装置,可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远程分析中控。厂区还安装了人员定位系统,方便了解员工具体位置,进一步提升安全可靠性。

优嘉会定期邀请职工家属来参观工厂。一方面,让大家“眼见为实”,对家人的工作环境更加放心;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赢得家人对工作的支持。与扬州200公里的距离,让绝大部分优嘉的员工难以每天回家,优嘉就一定要成为“比家庭还要安全的家”。

既有温情时刻,也有铁腕制度。优嘉的“违章积分”“黄马甲”“安全生产管理快报”等措施始终保持反违章的高压态势。

“反违章、得奖励”制度要求,任何一名员工(包括外来人员)任何时候发现任何违章行为都可以向调度或主管科室举报。主管科室对违章者处以一定的罚款,所有罚款直接用于奖励违章举报人。

公司对触犯了“三严禁六必须”共计9条“安全保命规则”的人员一律解除劳动合同。对违反安全生产红线等严重违章行为,公司实行了“黄马甲”制度,违章人员给予下岗处理,下岗期间身着“黄马甲”,在公司内进行违章行为检查,直到查到下一位严重违章的人员,才能将“黄马甲”传递出去,重新上岗。

老马就曾当过一个月的“黄马甲”。当时,他操作登高车的时候没有扣好锁扣。穿上黄马甲的老马既自责又难为情:“毕竟是老员工了,脸面上有点挂不住。”但是,他仍然非常认同“黄马甲”制度,“制度不是针对一个人的,也不会对任何一个人网开一面。我接受黄马甲,给大家以警示,这公平公正。”

抱有这种想法的并不是老马一个人,“黄马甲”等铁腕制度受到了优嘉全体员工一致认可。生产过程中的违章行为影响一线所有人,每个人都规范操作,保护的是所有人共同的安全环境。“这并不只为了公司,更是为了大家自己。”生产部主任赵鹏说。

但对于这些制度能否推广开来,孔勇笑着说:“扬农可以接受,其他地方就不知道了。”

优嘉员工家属参观工厂

一辈子的事业

孔勇的自信来源于优嘉人对公司极高的信任和忠诚。2014年的那场“大迁徙”,几乎无一人掉队,有11个家庭举家搬迁。

去年8月入职的成品保管员赵曦,放弃了自己在扬州的生意应聘到优嘉,赶来与在优嘉工作的丈夫汇合。“我希望父亲也能参与孩子的成长,我们在这边稳定下来后,也会接孩子过来。”赵曦微笑着说。

目前,小两口已经在如东买了房子,优嘉公司还给员工一定的首付“无息贷款”福利。赵曦和丈夫是优嘉的双职工,“我俩的公积金加起来,就已经足够还贷款了。”

优嘉给员工提供了高于当地水平的福利待遇,连续20年保持员工收入与公司效益同步增长。除此之外,公司男职工独生子女18岁前报销医药费,女职工独生子女18岁前报销学费,还提供高比例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

公司福利待遇好、城市发展前景佳,再加上如东教育在江苏省也是数一数二,不少年轻员工陆陆续续开始在南通、如东买房定居。

在此之前,他们可以住在公司特别安排的“家庭房”或者“夫妻房”中。“家庭房”二室一厅,“夫妻房”为单间,都设在优嘉花苑中。

优嘉花苑是所有优嘉职工的家园,这里距离工厂坐班车只要二十分钟,占地40亩,现有800多人居住,有办公楼、单身公寓楼和家庭公寓楼,并配备足球场。园如其名,优嘉花苑遍布郁郁葱葱的花卉绿地。

这里的办公楼对普通员工来说更是“活动中心”。它有健身房、图书馆、台球室、KTV、乒乓球室、羽毛球室、网吧……尤其受到欢迎的,是一个四季恒温的标准泳池。

优嘉工会一直在努力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员工生活。“员工和安全永远是优嘉最关注的两个话题。”工会主席张庆平说,“我们已经从原来的‘先生产后生活’发展到现在的生产生活并举。”

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优嘉大部分员工第一份工作是从扬农开始,一直干到现在,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不少老员工都表示,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优嘉:“我的职业规划中,优嘉是一辈子的事情。”

“当然,也不是说从扬州搬过来就一点难度都没有。”张庆平介绍说,“当时除了党员优先表率作用,领导及时谈心谈话,还有几个吸引人的因素,比如上四天休四天的轮班制度,这样工人就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从扬州往返。”

1993年出生的苏年伯,加入优嘉2年,这是他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2017年毕业季,他来到招聘会现场,“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扬农,没有考虑过别的。”小苏如愿来到了优嘉,他对此非常骄傲,“看简历的领导3分钟就决定收下我。”

优嘉几乎每个领导都是从一线起步的,比如党委书记吴孝举最早的岗位是操作工,总经理孔勇则是技术员。这是因为优嘉要求“管生产的人需要懂技术”,也是因为“从一线中来更懂一线人”。他们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期建设的时候,吴孝举就带头住在工地上。有了更好的住宿条件,也一定是一线工人先享受到。

领导带头,员工争先。优嘉上下弥漫着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机。

菊酯精神

优嘉敢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气神,被概括为“菊酯精神”。这里面,还有一段历史故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扬农的两个菊酯类产品胺菊酯和甲醚菊酯质量欠佳,纯度低、外观差。“当时,甲醚菊酯纯度能达到60%算好的,70%以上算是罕见,胺菊酯也大致如此。”张庆平回忆说,“生产过程有时把控不好,收获的就是一锅黑糊糊的‘酱油汤’,或是粘稠的‘梨膏汤’。”而同时期的日本进口产品接近澄清透明,且为粉末,投料方便。所以,当年扬农这两个产品基本没有多少经济效益,一年也就生产几百公斤。

而就这几百公斤,卖出去也是难事,还得依靠国家的配额销售政策。也就是说,客户买3吨日本公司的进口菊酯,必须搭配1吨扬农的菊酯。如此这般,菊酯车间才能勉强维持生存。

1992年,扬农把菊酯车间分出去搞分厂,分厂直接面对市场,每年开几个订货会销售产品。当时,有一家客户当着所有参会者的面毫不留情地说,“要是哪一年配额政策能取消,我们不用再买你们的产品就好了。”

这句话,狠狠打了扬农人的脸,但也打出了斗志。扬农主动放弃配额,“国家即使给我们配额,我们都不用,客户觉得我们好再买,觉得不好我们主动放弃!”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要追上市场的脚步,必须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要搞工艺革新,改变产品性状,提升白度细度。为此,扬农人付出了巨大努力,立志在短时间内攻坚。短短几年时间,扬农的甲醚菊酯、胺菊酯均达到90%以上纯度,嗅觉灵敏的市场自己跑回来了。

在两项产品赶上日本进口产品质量的同时,扬农积极研发了另一款新产品——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把对手赶出了中国市场。“这个产品我们卖100多万,住友卖300万,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但药效可以相当。”

2006年,日本住友研发出新产品四氟甲醚,杀了个回马枪。扬农接住了这一回合的挑战,抓紧研发氯氟醚菊酯,牢牢把握住了中国市场。现在,扬农多个菊酯产品已经返销日本市场,可谓是经历了“被迫挨打-迎头赶上-同台竞争”的三级跳。

“菊酯虽然只是一个小产品,但也算是努力扛起民族工业的大旗了。”作为一名老扬农,老马每次说起这个故事都倍感自豪,他下意识挥了挥拳头,“原来是日本人统占我们的市场,现在我们把他们挤出去了!”

菊酯研发人员工作中

小步快跑

“我们的水平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东西做到极致,但我们会不停地改进。”孔勇把这种方式称为“小步快跑”,“这样我们会跟跨国公司越来越接近,后面的人也很难赶上我们了。”

具体而言,优嘉采取“点对点”的对标方式,也就是说,就每个产品进行对标,而不是设计一个总的对标目标。“麦草畏对标巴斯夫,菊酯对标先正达。对标先进,不断进步。”

优嘉研发团队共3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技术部主任谢邦伟介绍说,优嘉的生产创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主要来自5个方面:第一,改进繁琐的生产过程。优嘉的技术人员对现场都非常了解,任何有可能的“多余动作”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第二,根据客户需求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这是市场导向的改良,订单指哪打哪;第三,识别高能耗项目进行改进;第四,根据行业动态和新技术追踪确定改进方向;第五,完成上级要求的研究任务。

因此,优嘉的科技创新有效率也有效益,并不设立宏大目标,而是一步步解决问题,“先管最需要的”。2016年,扬农拟除虫菊酯的开发和应用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2017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018年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优嘉大力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控制方式,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目前所有厂房全部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在重点危化工艺引入SIS(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等安全联锁控制,开发并推广了状态顺序联锁、实现单釜自动化控制和一键启动式开车,生产本质安全程度得到有效提高,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注重科技、持续对标带来了产能提升。优嘉2014年一期麦草畏产能5000吨装置,每班7人。2017年建成二期麦草畏20000吨新装置,产能扩大到4倍,每班操作人员仅增加4人。麦草畏主要对标的公司巴斯夫来人参观,也竖起了大拇指,认为优嘉公司劳动生产率达到美国装置的同等水平。

“我希望咱们工厂越来越好!好到可以收掉其他不好的工厂,把咱们这种好的模式推广开来!”对于未来,老马的想法淳朴而简单。

与老马不同的是,谈及未来,孔勇不愿说任何大话。他严谨地说:“接下来的路还是要科学至上、脚踏实地,一步步走。”

“那优嘉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吗?”

“我们只要把内功练好了,自然就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