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泉化

文/

雷彦璋

三者虽在不同时空,却又是何等心有灵犀,他们用责任、关怀和坚守,共同营造出这份难得的静谧

雷彦璋

泉州石化

学生时代写作文,笔下的工厂总免不了喧嚣热闹、马达轰鸣。今夜值守工厂,漫步在桔黄路灯映照下的马路,远望灯光如繁星般闪烁的炼塔,惊觉“静谧”才是眼前这座现代化炼厂的背景声。

伫立在泉州如水般温柔的夜色中,回想起缔造者在绘就泉州石化蓝图时的高瞻远瞩,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他们在业已规划好的蓝图前大笔一挥,坚定地作出方案调整:现代化炼厂一定要远离人群聚集的村庄与车水马龙的运输主干道,也一定要留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化林带。

于是,在投资有限、牺牲工期的情况下,经过技术人员缜密论证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激烈讨论,最终决定在这片潮起潮落的盐碱滩涂重新围垦造地6000多亩,吹沙填土1200多万立方米,最终将原先规划好的平面图硬生生向北移动了两公里,才有了今日的静谧——静谧源于对社会沉甸甸的责任。

继续漫步向前,炼塔在墨色中被一条轻柔的白色绫缎环绕,神秘而美妙。绫缎缓缓飘向天际,我的思绪也飞向远方。我明白,轻盈曼妙的绫缎其实是经过先进技术脱硫、脱硝与降温后的锅炉水蒸气,清洁干净。

这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炼厂,配有全套数字控制的自动化装备,先进的设备和领先的工艺使得那飘然远去的绫缎没有一丁点儿异味,零污染的排放也落实在这座炼厂每一项的设计规范与操作规程中——静谧源于对科学的崇尚。

空气中花草散发的淡淡清香将我的思绪拉回,眼前出现数万平方米的原生态湿地,可以说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设计的经典作品。据说,设计人员在现场踏勘时,发现了工地自然形成的低洼湿地,于是灵机一动,巧妙地设计出一个可容纳近百万立方淡水的天然蓄水湿地,为过冬候鸟与本地的白鹭、野鸭、鸳鸯造就了这一处蓝天、白云、湿地自然交融的美好环境。

于是,无论春秋冬夏,每天总有数不清的鸟儿在水池里嬉戏觅食,池旁一朵朵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兀自悠然自得地盛开,散发出清香。在钢筋铁塔林立的厂区中心地带,小鱼、小鸟、蛐蛐、蜗牛们拥有了一片舒适静谧的栖息之地,难能可贵,又别样温馨——静谧源于对自然最本真的热爱。

万籁俱寂,夜已深沉,忙碌的检修工人作业完毕,摘下安全帽,抬起头,眼前腾地飞起一只海鹭,划过平静的水面,悠悠飞向海边。

我在静谧中沉思,勇担道义的管理者,善良智慧的设计师,精益求精的操作者,身在图纸前,驻足工地上,出入操作间,三者虽在不同时空,却又是何等心有灵犀,他们用责任、关怀和坚守,共同营造出这份难得的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