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中的巢湖战队

文/

齐雪 农业事业部党群工作部

抱着沉甸甸的稻穗,他黝黑的脸上略显羞涩,这笑容,温暖了那些夜以继日奋斗的日子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今年秋分,恰逢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随着各地农作物陆续成熟,农民忙着收稻谷、摘果蔬,神州大地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这一天,中化农业巢湖MAP技术服务中心格外热闹,他们邀请农业领域专家学者和当地农户齐聚一堂,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有你们,农民就有福了。”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研究所所长孔令刚激动地说。

自2017年11月中化农业第一家MAP技术服务中心建成以来,各地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18年11月初,大田MAP技术服务中心建成17家,在建24家;经作MAP技术服务中心建成26家,在建19家。

创业艰难百战多。巢湖MAP技术服务中心作为第一批建成的中心,迅速发展成为所有中心里的佼佼者。能够取得优异的阶段性战果,要归因于他们不畏险阻、攻坚克难的持续开拓,而这也是全体中化农业人奋斗不止的缩影。

MAP战略就是指南针

巢湖MAP技术服务中心是中化农业第一批成立的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原负责人彭江南(现任MAP事业部安徽区副总经理)凭借前期销售农资积累的丰富经验,经过深入调查之后,总结出不少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因素。

“巢湖农业,不破不立!”这是服务中心创业初期,彭江南和团队成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中化农业MAP战略,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来,对此,他自信满满。

如何能让MAP战略在巢湖正确落地?在彭江南看来,首先就要充分理解战略,坚决执行战略。每次传达和宣讲战略,团队成员都会聚在一起畅谈自己的认识,再集体分析和归纳推进办法。

如何让MAP这个新生事物在当地得到农民兄弟的认可?巢湖MAP团队坚定走“群众路线”,讲农民讲的话,想农民想的事。

根据农业事业部MAP战略,依托技术服务中心“7+3”功能,巢湖战队经过深入讨论,最终决定通过订单业务模式来组织战斗。

在调研过去种植品种、施肥用药、农事操作习惯的基础上,巢湖战队结合总部及地方专家意见,制定当季作物种植方案,力争实现区域内统一,以期获得优质单一品质粮食。

对于合作的大户,实行半个月回访制度,保证24小时随叫随到,全程监控作物和指导农技。这是全力帮助农户“种出好品质”。

“种出了粮食怎么卖掉?”这同样是农户关心的问题,精心制作且饱含承诺的一张张收粮卡,则为合作的农户送上了定心丸。

巢湖技术服务中心在收粮站点开设“MAP丰收卡”办理点,保证在市场价基础上加价回收合作大户粮食。粮食不愁卖不掉,还有了优价的优势,前来办卡和咨询的大户络绎不绝。这是用心帮助农户“卖出好价钱”。

“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有了这两个“法宝”,中化农业的品牌在当地迅速走红。“不说别的,就咱MAP技术服务中心这个小院儿,已经是苏湾镇的标志性建筑了。”巢湖MAP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戴弟骄傲地告诉记者。

并肩作战兄弟连

万事开头难。直到现在,大家回忆起那段筚路蓝缕的创业时光,仍然感慨万千。

起初,团队只有四个人——彭江南、汪强、潘海林和姚月刚。接到任命,小伙子们拖着行李一头就扎到了苏湾镇。尽管挑战重重,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MAP正好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小伙子们心里暗暗较劲,个个都摆出一副不干出一番事业不罢休的架势。

调研需求、开拓业务、整合资源、建设技术服务中心,众多关键节点必须同步实施,其中艰辛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短短一个月时间,4个人硬是建好了办公地点,与22位大户签下10000亩服务订单,技术服务中心按计划顺利投入运营。

只有追梦才不疲惫,就算夜以继日也乐在其中,MAP事业在他们眼中,是工作,是信仰,更是梦想。巢湖战队目前已有8位成员,除了不断拓展的团队实力和服务面积让人兴奋不已,技术服务中心一年内添了4个宝宝这件事更是让这些年轻人的笑容里增添几分甜蜜。“宝宝们和MAP一样,都是新的生命,都是我们的希望。”彭江南满怀喜悦。

孩子出生是家中大事,但在创业阶段,他们把事业放在了前面。潘海林孩子出生的时候,他跟妻子反复确认才动身回家,谨防错误的“情报”耽误工作;龚长银孩子出生的时候,他还没赶到家,孩子已经呱呱坠地了;汪强孩子出生期间,他白天在技术服务中心工作,晚上到医院陪护妻子;妻子即将临产,彭江南才赶到医院……

遇上节假日也不能经常回家,家人有时候会打来电话表示不满,大家安抚的方式出奇一致:“年底拿了奖金都上交还不行嘛?!”朴实的承诺,让大家更有了奋斗的动力。“话都放出去了,一定争取拿到奖金。”潘海林黝黑的脸上是质朴的笑容。

MAP事业,既帮助农户们圆梦,同时也承载起一个个小家庭的幸福梦想。

逐步扩大的朋友圈

说起巢湖MAP技术服务中心选址,也有一段值得回忆的故事。合作伙伴巢粮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高俊原在当地原本拥有成熟的业务,而他的创业热情,正是被中化农业团队的小伙子们所点燃。

他认同中化农业MAP模式,坚信“不破不立”原则,当技术服务中心在选址遇到困难时,高俊干脆把自家原本连在一起的两间房子拆掉一间,与后院打通,这才有了现在技术服务中心宽敞的院子。

如今的他,穿着中化农业标志性工装,跑遍乡镇,为农民兄弟宣讲中化农业MAP模式。从收粮老板到中化农业合资公司负责人,在巢湖土生土长的高俊,亲身感受到MAP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希望。作为在脱贫攻坚战中走在前列的农民企业家,他更希望将中化农业的技术与模式,推广给更多在田间地头的辛勤劳动者,期待实现“声声布谷舞丰畴,庄户开镰喜麦收”。

在去往巢湖MAP技术服务中心的公路旁,有一片中化农业的示范田。今年这一季,示范田里种了21个品种的水稻。通过对比,不仅示范了种植方式,也能选择出适合巢湖地区的最优品种。

姚月刚是这块示范田的负责人。关于示范田的介绍,姚月刚记不清说了多少遍,每当有外部单位来技术服务中心参观调研,姚月刚都拎上他的靴子带着大家来看示范田。

“现在差不多平均每周都得接待2-3批人来参观调研。”技术服务中心生产专家车成文告诉记者。各级政府部门、高校师生、农业同行,前来参观的团队络绎不绝,甚至政府间的合作签约也在技术服务中心进行。

随着MAP不断推进,政府对中化农业的认同度越来越高。

彭江南告诉记者,在客户引流方面,政府帮了很大的忙。“有时只需要一个电话,政府就会把大户聚集起来。”彭江南说,“我们是真心实意为乡亲们办实事办好事的企业,当地政府是看在眼里的。”

无处不在的军功章

秋收战役还未结束,冬小麦播种又开始了,巢湖战队的小伙子们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随着业务拓展,他们更加马不停蹄,也依旧不亦乐乎。“农民一年的收入就靠这庄稼呢,这每家每户可得盯好了。”戴弟对团队的兄弟们说。服务大户、发展议事会成员、拓展服务面积、召开种植培训会及服务对接会……一个战役还未结束,另一个战役已经悄然展开。

或许,数字就是最好的军功章——

在2018年的“秋收战役”中,巢湖MAP技术服务中心在顺利完成服务水稻28210亩的基础上,截至11月初,签订小麦新增核心服务面积12600亩,新增水稻核心服务面积24390亩,收粮9921吨。

农户的肯定是对团队最大的鼓励。窦维平,巢湖市一位种粮大户,他最初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800亩土地种粮,但由于缺乏现代农技知识,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年与中化农业合作后,老大难问题很快解决,MAP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全程服务让窦维平尝到了甜头。信心更足的窦维平把秋粮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达到1600亩,收获颇丰。

耿声传,中化农业的“铁杆粉”。巢湖MAP技术服务中心还未建成,他就申请与中化农业合作了。2018年,他家的200亩小麦收入增加了63.9%,一家人心里都美滋滋的。他们告诉记者,每次看到中化农业的小伙子们,就像看到自家孩子一样亲切。

年底,巢湖战队白天依旧东奔西走开展工作,晚上则聚在一起挑灯规划明年。他们写下的每个字,都是许出去的一个承诺。这承诺,不单单是许给中化农业,许给当地的农户,也是许给团队自己,激励着在这场振兴乡村伟大征程中不断奋进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