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往生,诗文不朽

文/

邓青瑜 中化蓝天

记得2017年12月14日那天,打开朋友圈,到处都是余光中先生逝去的消息。看到后先是心中一震,而后意识到,世上没有人能逃离时间对生命的掌控,一时思绪万千……

识得先生之名,因为《乡愁》。先生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在我还不知愁为何物的年纪,接触了先生的《乡愁》,体会到了诗人绵长而深刻的情感。一遍遍诵读,只觉得怅然若失又道不出所以然来,心里就在想,台湾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那个长长的海峡又是什么样的呢?站在海边,能不能看见台湾?总之,我记住了余光中,记住了乡愁。

仰慕先生之才,因为那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不记得在哪里读到这句话,当时只觉妙不可言,就顺手百度了出处,原来是先生翻译的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中的经典诗句,原话是“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都说诗歌难译,译完韵味和意境就没了,可你看先生将猛虎剽悍的形象和细嗅蔷薇的温柔放到一起,轻而易举把“粗”与“细”、“刚”与“柔”统一起来,那么和谐而又撩动人心。短短几个字就是诗人和译者身份的完美结合,让人不禁感叹:这究竟需要多少才华,又是怎样一颗玲珑剔透的心啊!

后来,在网上看到先生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的讲座——当中文遇上英文,他从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音译由来,讲到“松下问童子”失去意韵,再到中国成语的平仄,演讲过程妙趣横生。提到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特别是在说到中西、古今甚至俚语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写诗和作文的帮助时,关于“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的说法给我的感触很深。那时先生刚过80岁,身形消瘦但精神饱满,满头银发往后梳得整整齐齐,儒雅得很。

谁承想,这位睿智儒雅的老人离开了。从此,文坛中一颗耀眼的星陨落了。我们得承认,余老先生走了,但诗文不朽。

向先生致敬!

发生错误。 加载模块时发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