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

文/

姜霖 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石油化工研究部副总经理

全球石油市场在2017年实现平衡加速,2018年有望保持平稳。与此同时,国内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必将加速

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从缓慢到步入正轨,各国宽松货币政策出现转折,石油市场变革也拉开新篇章的序幕。

2017:石油市场再平衡加速,国际原油价格实质性回升

国际原油价格于2016年完成了底部的初步建立,2017年呈现“V”形走势,布伦特油价涨至两年来新高,达65美元/桶上方。

截至2017年12月15日,WTI原油均价50.85美元/桶,比上年提高7.3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均价54.74美元/桶,比上年提高9.61美元/桶;布伦特—WTI价差自2016年最低点-0.87美元/桶回升至6.26美元/桶,体现出油市局面的改善。

2017年,欧佩克减产及全球原油去库存情况主导油市行情。欧佩克减产效果明显且减产履约率创历史新高,1—11月整体减产履约率达到91%,非欧佩克国家减产履约率约为70%。11月30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将减产协议延长9个月至2018年年底。

另一方面,美国原油产量比2016年低谷增加120万桶/日,11月达到968万桶/日,加上利比亚、尼日利亚和伊朗的增量,基本对冲了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的全部减产量。全球原油边际供应量虽未实质性下降,但由于需求端的自然增长,油价中枢比2016年仍实质性抬升。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容为“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全面恢复势头”,从而拉动石油需求增长。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署和欧佩克预估2017年石油需求增量的均值为146万桶/日,其中,中国原油进口需求强劲,1-11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2%,达841万桶/日,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

自从减产协议达成后,全球原油市场明显进入了去库存的“快车道”。截至2017年10月底,经合组织商业石油库存下降到29.40亿桶,虽然仍比五年平均水平高1.11亿桶,但已同比降低1.8亿桶。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48亿桶,同比下降7.75%,处于3年来较低位置。全球浮仓库存明显下降,东南亚与波斯湾浮仓降幅近50%,西北欧浮仓基本出清。此外,石油市场收紧的信号还体现为布伦特期货价格走势从维持已久的“期货溢价”(contango)转为“现货溢价”(backwardation),将有助于库存进一步下降。

近几年原油市场对地缘风险或突发事件呈现“免疫”状态,油价几乎没有反映此类风险。然而,随着供需平衡趋紧,市场对此类事件作出更为强烈的反应。2017年9月以来,全球供需基本面并未显著改变,但是受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独立公投、美国Keystone管道漏油等事件的影响,风险溢价加大,国际油价暴涨。

2017:我国炼油行业多元发展,成品油需求增速略有回升

我国炼油产能不断提高,2017年达8亿吨,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主,中海油、中化、中国兵器、独立炼厂等多元化发展格局。

2015年放开“双权”以来,独立炼厂获得发展新机遇,在国内炼油总产能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22%上升至2017年的26%。虽然油品质量升级和环保督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部分炼厂的开工负荷,但因2800万吨一次产能投产,国内成品油供应依旧保持稳健。得益于国际油价回升,炼油行业维持高景气度,炼油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17年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呈现中低速增长。预计全年成品油消费量为3.2亿吨,较上年增长3.4%,全年原油加工量5.68亿吨。炼油产能过剩已成不争事实,约剩余1.6亿吨。

外资和民营积极进军成品油销售终端建设,加油站销售环节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一度硝烟弥漫。产能过剩继续拉动成品油出口,虽然国家控制下发成品油出口配额,1-11月成品油出口仍达到4610万吨,数量同比增长7.3%,金额同比增长42%,成为缓解国内油品供需失衡、提高炼厂利润的重要途径。

2017:国内油气体制改革进程加速,市场化导向突出

2017年,油气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油气体制改革快速展开。《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加紧制定,以放开准入为重点的行业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加快推进。

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围绕矿权制度推进改革;油气储运领域网运分开,扩大第三方公平准入;成品油价格机制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围绕油气交易中心的投用,市场体系建设加快等。

2018:油市有望实现再平衡,风险因素或将扰动价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2018年世界经济增长3.7%,维持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预计世界石油需求将温和增长130~150万桶/日,以中印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仍将是需求增长的主力。

我国2018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提高55%,达到1.4242亿吨。印度货币改革完成后,经济增速将明显恢复,有望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亮点。

欧佩克减产协议延长以及尼日利亚和利比亚两国的加入,为2018年的石油市场平稳运行定下了基调,欧佩克力图引导石油市场在年底前实现供需平衡。特别是下半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上市对于沙特来说是最大的政治,其限产保价的决心会非常坚决。但非欧佩克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原油价格一旦高于6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生产就会进入加速模式。预计2018年美国原油将增产70-100万桶/日,产量突破1000万桶/日大关并刷新历史最高水平,这将压制原油价格持续走高。

预计2018年国际油价中枢相比2017年将略有上抬。地缘政治风险和突发事件是短期油价异常波动的催化剂,沙特反腐及王位继承、美国制裁伊朗、沙特和伊朗矛盾升级、委内瑞拉局势等地缘政治热点以及飓风等极端天气都有可能使油价出现短期上涨;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上市为分界,之后沙特还能否坚决带动欧佩克限产保价值得关注。

2018:三大民营大炼化项目投产,改变炼化格局

预计2018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长在3%左右,较2017年增速进一步放缓。同时,浙石化、恒力、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投产时间均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炼油能力合计5600万吨/年,占2017年全国炼油能力的7%。预计2018年成品油过剩量将达4000-4500万吨。

十三五后期:国内石油市场或将全面市场化,竞争必将加剧

石油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或将于“十三五”后期完成,在为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将加剧市场的竞争形势。今明两年有望实现成品油完全市场化定价;2020年有望实施消费税改革;商务部《原油成品油流通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下游准入门槛降低。

全面市场化后炼油行业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产能扩张与结构调整并行;流通环节竞争更加激烈,参考国际成品油行业趋势,我国成品油流通领域毛利率可能从10%-15%降至5%-6%左右,净利率降至1%-2%甚至更低。

展望未来: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对石油消费的冲击不容忽视

我国能源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时代,天然气、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等替代产品对成品油的影响仍旧有限,但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共享单车、无人驾驶汽车和汽车出行服务等出行方式的变革需要引起重视,这将会进一步拖累国内燃油消费。

国际能源署预计2040年中国四分之一的汽车将是电动车,中国乘用车油耗或将在2035年进入平台期。对于能源业务来说,新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将成为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生错误。 加载模块时发生错误。